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背景技术:2.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再内部产生的湿空气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去除,避免湿度过大对内部元件造成损害。3.但是现在已知的除湿装置不具有降噪组件,当收集箱比较空时,冷凝水直接滴落在收集箱内部,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导流槽能够减少水流掉落在收集箱内的噪音,因此,能够减少冷凝水进入收集箱的产生的噪。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6.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包括7.壳体机构,包括外壳;8.抽取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连接管,所述外壳一侧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管与通孔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一端设置有热泵本体,所述安装环一端设置有安装栓,所述安装环一端以及热泵本体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栓与安装孔活动连接;9.除湿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方设置有抽取管,所述密封板下表面设置有抽取口,所述抽取管与抽取口连接,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下表面设置有出水槽,所述过渡槽下方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出水槽连接。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内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外部设置有叶片。11.进一步地,所述抽取管一端设置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侧表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管与进气口连接,所述冷凝器一侧表面与外壳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冷凝器下方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器下表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冷凝管与出水口连接。12.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下方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部下表面与导流槽下表面连接,所述收集箱下方设置有排放管,所述收集箱下表面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管与排放口连接。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4.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凝水将由冷凝管排出至过渡槽中,由于冷凝管与过渡槽距离较近,能够减少水滴在过渡槽的声响,水流通过出水槽进入导流槽中,再由导流槽将冷凝水直接导入收集箱中,通过导流槽能够减少水流掉落在收集箱内的噪音,因此,能够减少冷凝水进入收集箱的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15.图1为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的等轴结构示意图;16.图2为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17.图3为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18.图4为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19.图5为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的内部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20.图6为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中抽取机构结构示意图。21.图中:1、壳体机构;101、外壳;2、抽取机构;201、连接管;202、固定框;203、支撑柱;204、支撑环;205、转动轴;206、驱动电机;207、叶片;208、安装环;209、热泵本体;210、安装栓;3、除湿机构;301、密封板;302、抽取管;303、抽气机;304、出气管;305、冷凝器;306、冷凝管;307、过渡槽;308、出水槽;309、导流槽;310、收集箱;311、排放管。具体实施方式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25.请参照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热泵的除湿装置,包括26.壳体机构1,包括外壳101;27.抽取机构2,包括设置在外壳101内部的连接管201,外壳101一侧表面设置有通孔,连接管201与通孔连接,连接管201一端设置有安装环208,安装环208一端设置有热泵本体209,安装环208一端设置有安装栓210,安装环208一端以及热泵本体209一侧表面均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栓210与安装孔活动连接;28.除湿机构3,包括设置在外壳101内部的密封板301,密封板301下方设置有抽取管302,密封板301下表面设置有抽取口,抽取管302与抽取口连接,外壳101内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101内部的过渡槽307,过渡槽307下表面设置有出水槽308,过渡槽307下方设置有导流槽309,导流槽309与出水槽308连接。29.使用时,通过安装环208以及安装栓210将连接管201安装在热泵本体209的出气口处,启动驱动电机206带动转动轴205转动,从而带动叶片207转动,使周围形成负压,将热泵本体209内部的湿空气吸出,进入外壳101以及密封板301形成的密闭空间,由抽气机303将密闭空间中的湿空气抽出,再输送至冷凝器305内部冷凝形成冷凝水,将由冷凝管306排出至过渡槽307中,由于冷凝管306与过渡槽307距离较近,能够减少水滴在过渡槽307的声响,水流通过出水槽308进入导流槽309中,再由导流槽309将冷凝水直接导入收集箱310中,通过导流槽309能够减少水流掉落在收集箱310内的噪音,因此,能够减少冷凝水进入收集箱310的产生的噪音。30.为了能够对热泵本体209内部的湿空气抽出,连接管201内部设置有固定框202,固定框202内部设置有支撑柱203,支撑柱203一端设置有支撑环204,支撑环204内部设置有转动轴205,转动轴205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206,转动轴205外部设置有叶片207。31.为了能够对湿空气进行冷凝,抽取管302一端设置有抽气机303,抽气机303一端设置有出气管304,出气管304一端设置有冷凝器305,冷凝器305一侧表面设置有进气口,出气管304与进气口连接,冷凝器305一侧表面与外壳101内部一侧表面连接,冷凝器305下方设置有冷凝管306,冷凝器305下表面设置有出水口,冷凝管306与出水口连接。32.为了能够收集冷凝水,收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01下方的收集箱310,收集箱310内部下表面与导流槽309下表面连接,收集箱310下方设置有排放管311,收集箱310下表面设置有排放口,排放管311与排放口连接。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咨询热线
133-5299-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