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甲类和乙类仓库要求保证低温环境,对相对湿度有一定要求,并且空调通风为全新风工况,故需要研发一种低温情况下的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常规的全新风空调除湿依靠冷却除湿,如专利文献CNU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其中冷却除湿的空调机组的工作过程为室外新风通过进风段后,先经过初效过滤器净化过滤,再经过制冷盘管一和制冷盘管二降温除湿,再经过再热盘管加热至需要的温度、相对湿度,再经过中效过滤器净化过滤达到洁净度,最后经过送风机加压后经送风管送至需要的位置。常规冷水机组的冷水温度为7-12℃,全新风通过表冷器冷却后的极限温度约为10-12℃左右,而有些空间对温度要求更低如5-10℃,温度控制精度为±1℃,对湿度要求也更严格为30-60%,湿度控制精度为±5%,因此为了加大除湿量而降低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后,冷水机组的能效降低,而且单纯的依靠冷却除湿无法达到低温环境下的相对湿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冷却除湿的基础上增加转轮除湿的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其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将新风处理后送至室内环境,再经过排风系统排至室外。
其中,送风系统包括新风处理机组、送风管道和送风口,新风处理机组将室外新风经过处理后,通过送风管道与送风口送至室内。
新风处理机组包括转轮除湿装置,转轮除湿装置包括上下叠放的处理区域和再生区域,处理区域位于转轮除湿装置的下层;再生区域位于转轮除湿装置的上层。
处理区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效过滤段、新风预热段、一级表冷段、除湿区、二级表冷段、三级表冷段、再热段、送风机段、中效过滤段和加湿段,用于处理室外新风以达到低温环境下的送风状态点。
再生区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过滤段、再生加热段、再生区和再生风机段,用于将再生区内硅胶中的水分排出室外。
排风系统包括排风处理机组、排风口和排风管道,排风口为底部排风,排风口通过排风管道与排风处理机组相连接,并将室内污浊空气经过排风处理机组处理后排至室外。
进一步地,初效过滤段内设有板式过滤器,过滤等级为G4。
进一步地,新风预热段和再热段的热源选自电加热或热水。
进一步地,一级表冷段和二级表冷段的工质采用7℃的冷水。
进一步地,三级表冷段的工质采用-5℃的体积浓度为25%的乙二醇溶液。
进一步地,送风机段内设有离心风机。
进一步地,中效过滤段内设有袋式过滤器,过滤等级为F8。
进一步地,加湿段的加湿源采用干蒸汽加湿或者电热加湿器。
进一步地,再生加热段的热源选自蒸汽或电加热。
进一步地,排风处理机组包括过滤段和排风机段。
进一步地,过滤段内设有板式过滤器,过滤等级为G4。
进一步地,排风机段内设有离心风机。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新风处理机组内加入了转轮除湿的控制方式,进一步使得低温下室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满足规定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新风处理机组A、排风处理机组B、初效过滤段1、新风预热段2、一级表冷段3、转轮除湿段4、除湿区4-1、再生区4-2、二级表冷段5、三级表冷段6、再热段7、送风机段8、中效过滤段9、加湿段10、送风管道11、送风口12、排风口13、排风管道14、过滤段15、排风机段16和再生过滤段17、再生加热段18和再生风机段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如图1所示,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将新风处理后送至室内环境后,再经过排风系统排至室外。其中,送风系统包括新风处理机组A、送风管道11和送风口12,新风处理机组A通过送风管道11与送风口12相连接,送风口12为顶部孔板或散流器送风;排风系统包括排风处理机组B、排风口13和排风管道14,排风口为底部排风,排风口13通过排风管道14与排风处理机组B相连接;具体地,低温型全新风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处理机组A进行降温减湿后,即把除湿区4-1内的硅胶吸湿达到新风除湿效果,然后通过送风管道11和送风口12均匀地送入空调房间内,并将室内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13和排风管道14送至排风处理机组B处理后排至室外。
其中,新风处理机组A包括转轮除湿装置4,转轮除湿装置4包括上下叠放的处理区域和再生区域,处理区域位于转轮除湿装置4的下层;再生区域位于转轮除湿装置4的上层。具体地,处理区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初效过滤段1、新风预热段2、一级表冷段3、除湿区4-1、二级表冷段5、三级表冷段6、再热段7、送风机段8、中效过滤段9和加湿段10,用于处理室外新风以达到低温环境下的送风状态点;再生区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过滤段17、再生加热段18、再生区4-2和再生风机段19,用于将再生区4-2内硅胶中的水分排出室外。再生新风经过再生区4-2后,把再生区4-2内的硅胶除湿再生,和再生进风通过再生过滤段17和再生加热段18后,一起经过再生风机段19排出,成为再生排风。
排风处理机组B包括过滤段15和排风机段16。
实际上,初效过滤段1和过滤段15内均设有板式过滤器,过滤等级为G4;新风预热段2和再热段7的热源选自电加热或热水;一级表冷段3和二级表冷段5的工质采用7℃的冷水;三级表冷段6的工质采用-5℃的体积浓度为25%的乙二醇溶液;送风机段8和排风机段16内均设有离心风机;中效过滤段9内设有袋式过滤器,过滤等级为F8;加湿段10的加湿源采用干蒸汽加湿或者电热加湿器;再生加热段18的热源选自蒸汽或电加热,转轮除湿装置4的内部除湿材料为活性硅胶;转轮除湿中再生加热段18的控制方式为通过房间内的湿度传感器控制转轮再生加热热源的大小。
实际上,新风处理机组A的控制方式为定露点温度控制法,即室外新风经过一级表冷段3和二级表冷段5后的温度为定值。
具体地,在夏季时,新风处理机组A的工作过程为:室外新风通过初效过滤段1过滤,一级表冷段3降温后,把除湿区4-1内的硅胶吸湿达到新风除湿效果,然后经过二级表冷段5和三级表冷段6降温后,通过中效过滤段9过滤,其中,主要控制原理为转轮除湿中除湿区4-1控制室内的湿度,三级表冷段6控制室内的温度。
在冬季时,新风处理机组A的工作过程为:室外新风通过初效过滤段1过滤、新风预热段2预热后,然后通过再热段7加热、中效过滤段9过滤和加湿段10加湿,其中,主要控制原理为新风预热段2为防冻保护,加湿段10控制室内的湿度,再热段7控制室内的温度。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容易的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咨询热线
133-5299-3419